在Windows系统中,为了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系统正常运行以及软件扩展的功能等,往往需要给一些进程或应用程序中的代码提供足够的特权,使其能够在操作系统资源上执行所需操作。而Windows安全模型中则规定,一个进程或线程启动时会继承一定的访问权限和特权值,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进行特权调整。其中,Windows系统提供了丰富的API支持,其中“adjusttokenprivileges”函数是用于实现特权调整的函数之一。下面就是针对使用“adjusttokenprivileges”函数实现特权调整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使用“adjusttokenprivileges”函数实现特权调整的基本原理
“adjusttokenprivileges”函数是Win32 API提供的一个重要函数,用于实现特权调整。调用该函数时,可以传入一个操作令牌(token handle),操作令牌是一个标识应用程序的对象,提供应用程序请求访问安全保护对象的权限。通过操作令牌,可以控制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实现特权调整功能。同时,该函数还可以设置特权的属性和标志位,使得应用程序获得适当的特权级别,对系统资源进行调整和管理。
二、使用“adjusttokenprivileges”函数实现特权调整的步骤
1、打开进程的令牌对象
使用函数OpenProcessToken()获取当前进程的令牌句柄 Token,该Token包含当前进程的访问令牌。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传入不同的信息,通过调用OpenToken()函数开打其他进程的令牌,从而操作其他的进程。
2、创建LUID
使用的CreateLUID()函数创建一个权限的本地唯一ID,该ID就是给定的一组值,用于识别特权访问令牌的一个标识符。
3、获取令牌特权信息
使用函数GetTokenInformation()从令牌对象中获取当前令牌的特权信息,包括当前特权的状态、名称、以及特权LUID,如图:
由于使用GetTokenInformation函数获取到的信息量较大,所以使用者需要结合需要的特权对信息进行筛选和使用。
4、设置特权范围
特权范围是一个结构体用于描述当前要特权访问的范围,核心函数AdjustTokenPrivileges()通过该范围设置模式来设置特权信息。该范围定义了特权集合的授权范围、设置是否启用特权包含的所有权限以及设置哪些是否带有远程登陆的特权。
5.增加或删除特权
调用核心函数AdjustTokenPrivileges(),并传入之前获取的特权信息、LUID 和执行的指向特权信息的指针。在此函数中,需要设置特权范围、调整特权状态等,是重要的调整权限信息的函数。
6、关闭令牌对象
在完成特权信息调整后,应该关闭访问令牌对象,使用函数CloseHandle()函数即可。
三、注意事项
1、需要使用管理员身份运行
调整特权的功能本身和操作系统的权限关系极大,任何一个管理员的操作都有可能触犯隐私性、秘密性的行为。因此需要确切的知道该操作的内容,而不是随意的运行。
2、调整特权的类型限制
由于调整不当,会引起系统崩溃、系统错误等严重问题,因此系统会对操作人员有特定的限制。操作人员只能特定调整类型的权限。
3、调整等级约束
系统规定,在调用“adjusttokenprivileges”函数时,特权阶级调整不得高于当前进程的所有特权阶级级别,否则就无权限调整了。
4、影响进程稳定性
特权调整本身是需要对进程进行修改调整,所以在调整时可能会对某些进程引起影响并导致进程崩溃,使用时应慎重。
四、总结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包括打开进程的令牌对象、创建LUID、获取令牌特权信息、设置特权范围、增加或删除特权等一系列关键步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约束条件,并遵循安全原则,以防止操作系统被克隆、攻击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了解、掌握相关的信息,开发者们可以更好的保护用户的数据,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使得软件的管理更加规范、合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