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端开发中,克隆节点是一项非常常见和重要的技术。克隆节点被广泛应用于替换、移动、重用和扩展HTML文档中的节点,并在JS代码中经常被使用。
其中,clonenode()方法是克隆节点的一种基本方式,让我们深入了解如何使用clonenode()方法克隆HTML节点。
1. 什么是clonenode()?
clonenode()是DOM标准规范中定义的Node接口中的方法,用于创建当前节点的副本。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克隆一个节点,以便在文档中创建一个完全相同的副本或者进行其它处理。
该方法是Node接口下的一个原生方法,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导入或者安装依赖,可以在JavaScript中直接调用使用。
2. 如何使用clonenode()方法
要克隆一个节点,我们需要先选中需要克隆的节点,然后调用clonenode()方法,如下所示:
var newNode = node.cloneNode(deep);
其中, node是要克隆的节点,newNode是克隆出来的新节点,deep为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克隆深度,即是克隆深度还是浅度。
· 深度克隆
当我们把deep设置为true时,就会进行深度克隆。深度克隆会将整个节点及其子孙节点完整地复制并插入文档树中。
例如,如果我们要克隆一个含有多个子节点的div节点:
var originNode = document.querySelector('.origin-node');
var cloneNodeDeep = originNode.cloneNode(true);
上述代码中,我们利用querySelector函数获取class为“origin-node”的div节点的引用,然后利用cloneNode方法深度克隆出一个新的节点cloneNodeDeep。当第二个参数设置为true时,即克隆子孙节点,那么这个新的节点会克隆所有的后代节点,包括文本节点、元素节点和属性节点,如图所示:
Text 1
Tex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