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记录是一项重要的开发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发生的异常和遇到的问题。在开发和运维中,日志记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诊断问题,定位异常和优化系统。但是,日志记录也存在效率问题,特别是在系统规模大,日志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提升日志记录效率,我们可以运用“conversionpattern”这一技术。
什么是“conversionpattern”?
“conversionpattern”是日志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于指定日志记录的格式。它由一系列转换符(conversion character)和字符常量(literal)组成,指定了日志记录的输出格式。在log4j、logback、log4net等多种日志框架中都使用了这个参数。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log4j.properties文件配置中的“conversionpattern”参数:
`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d [%t] %-5p %c - %m%n
`
这个参数指定了日志记录输出的格式,其中各个转换符意义如下:
- %d:日期和时间(例如:2019-01-01 12:00:00)
- %t:线程名称
- %-5p:日志级别(在5个字符的宽度左对齐),例如,ERROR、WARN、INFO、DEBUG等
- %c:记录器名称
- %m:消息体
- %n:换行符
因此,这个“conversionpattern”参数定义了日志记录的输出格式为:日期和时间、线程名称、日志级别、记录器名称、消息体和换行符。
如何运用“conversionpattern”提升日志记录效率?
1. 减少输出冗余信息
日志记录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冗余,例如,线程名称、日志级别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conversionpattern”参数进行限制,只输出必要的信息,从而减少输出信息的大小,提高输出速度。
例如,下面的“conversitionpattern”参数只输出日期、记录器名称和消息体,不输出其它冗余信息:
`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d [%t] %c - %m%n
`
这个“conversionpattern”参数定义了日志输出的格式为:日期、记录器名称和消息体。其中,没有输出线程名称和日志级别等信息。
2. 缩短输出信息的长度
输出的信息长度往往也是影响日志记录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时间的输出信息会拖累整个系统的性能。为了缩短输出信息的长度,我们可以对输出信息进行部分截断,只保留必要的信息。
例如,下面的“conversionpattern”参数缩短了日志级别的输出长度:
`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d [%t] %-1p %c - %m%n
`
这个“conversionpattern”参数定义了日志输出的格式为:日期和时间、线程名称、日志级别(在1个字符的宽度左对齐)、记录器名称和消息体。
3. 使用参数化日志记录
参数化日志记录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日志记录方式,可以缩短日志记录的速度和输出信息的长度。在对于日志记录量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提高日志记录的效率。
例如,以下是使用log4j中的参数化日志记录方式:
```
String message = "Hello, " + "World!";
LOG.info("Message: {}", message);
```
在这个例子中, {} 符号用于表示可替换参数。{}, Hello, World!中的Hello, World!就是替换的参数。
对于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conversitionpattern”参数来输出日志信息:
`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d [%t] %-5p %c - %msg%n
`
这个“conversionpattern”参数定义了日志输出的格式为:日期和时间、线程名称、日志级别、记录器名称和消息体。在这个参数中,使用 %msg 转换符表示可替换的参数,这样就可以输出带有参数的日志记录信息了。
总结:
日志记录是一个重要的开发任务,但是日志记录的效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使用“conversionpattern”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日志记录的格式,减少冗余信息的输出,缩短输出信息的长度,使用参数化日志记录等方式来提升日志记录的效率。在日志记录系统规模大、日志产生较多时,这些技术非常有效,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诊断问题,定位异常和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