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多线程编程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实践,这是因为现代计算机的多核、多处理器架构已经成为标准,多线程能够充分地利用系统资源,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C/C++语言是底层的编程语言,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多线程编程接口,其中beginthreadex() 函数是一个常用的创建线程的API。
一、beginthreadex() 函数的用法
beginthreadex函数是Visual C++下常用的用于创建线程的函数,定义如下:
```c
HANDLE _beginthreadex(
void* security,
unsigned stack_size,
unsigned (__stdcall* start_address) (void*),
void* arglist,
unsigned initflag,
unsigned* thrdaddr
)
```
参数的含义如下:
1. 第一个参数security表示线程的安全属性,只有在平台的安全性有要求的时候才需要设置。
2. 第二个参数stack_size是线程堆栈的大小。
3. 第三个参数start_address是线程函数的地址,也就是要启动的线程执行代码的地址,也就是线程的入口。
4. 第四个参数arglist是传给线程函数的参数。
5. 第五个参数initflag是线程的创建标志,如果是0则表示线程立即开始运行。
6. 第六个参数thrdaddr是线程的标识符,也就是返回线程的句柄。
二、beginthreadex()函数的特点
beginthreadex函数有以下的特点:
1. 返回值是线程的句柄,这个句柄可以用来控制线程的状态。
2. 对线程的堆栈空间进行了自动分配,无需手动释放。
3. 线程函数的返回值可以由这个函数返回,也可以由线程中使用ExitThread函数来返回。
4. 线程不能使用全局变量,如果要使用必须加锁,否则会出现数据竞争的问题。
5. 如果对线程的创建返回0,说明线程创建失败,否则成功。
三、一个简单的beginthreadex()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beginthreadex函数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unsigned int __stdcall thread_fun(void* arg)
{
int* p = (int*)arg;
cout << "This is a new thread!" << endl;
cout << "The parameter is " << *p << endl;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a = 10;
HANDLE hThread = (HANDLE)_beginthreadex(NULL, 0, &thread_fun, &a, 0, NULL);
if (hThread == 0) {
cout << "Create thread failed!" << endl;
}
else {
cout << "Create thread successfully!" << endl;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 INFINITE);
CloseHandle(hThread);
}
return 0;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beginthreadex函数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这个线程调用了thread_fun这个函数并输出了两行字符串。在main函数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使用 WaitForSingleObject()函等待该线程结束,并关闭该线程的句柄。
四、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beginthreadex函数的用法,特点和一个简单的示例。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使用beginthreadex函数创建多线程,这是非常基础的多线程知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多线程的编程需要更加谨慎,会出现各种bug和“坑”,在使用这个函数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