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数据库操作时,我们经常需要获取表的数据行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Python 的 DB-API 中提供的 rowcount 属性。本文将带您详细了解 rowcount 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 rowcount 属性?
rowcount 是 Python DB-API 中的一个属性,用来返回执行一条 SQL 语句后受影响的行数。它与数据库和游标对象相关,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调用相应的数据库和游标对象方法。
使用方法
要正确使用 rowcount 属性,需要遵守以下步骤:
1. 连接数据库
连接数据库是使用 rowcount 属性的第一步。我们以 MySQL 为例,使用 pymysql 库建立数据库连接,并获取游标对象。
import pymysql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root', database='test')
cursor = conn.cursor()
2. 执行 SQL 语句
执行 SQL 语句是使用 rowcount 属性的第二步。我们以查询表数据为例,使用 cursor.execute() 方法执行 SQL 语句。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table_name')
在执行 SQL 语句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 rowcount 属性获取受影响的行数。
3. 获取 rowcount 属性的值
获取 rowcount 属性的值是使用 rowcount 属性的最后一步。我们使用 cursor.rowcount 或 conn.rowcount 获取属性值。
cursor.rowcount
# 或
conn.rowcount
注意事项
在使用 rowcount 属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游标位置
在执行 SQL 语句后,游标的位置会自动移到结果集的第一行。如果我们想获取行数,需要先将游标移到没有结果的位置。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table_name')
cursor.scroll(0, mode='absolute') # 移到第一行
cursor.rowcount # 获取行数
2. SQL 语句类型
SQL 语句类型会影响 rowcount 属性的值。以下是各种 SQL 语句类型对 rowcount 的影响:
- SELECT 语句:返回查询得到的数据行数
- INSERT 语句:返回插入的数据行数
- UPDATE 语句:返回更新的数据行数
- DELETE 语句:返回删除的数据行数
- CREATE、DROP、ALTER 等语句不会返回行数
3. 自动提交
在使用 rowcount 属性时,务必要注意是否开启了自动提交。如果开启了自动提交,执行完 SQL 语句后会自动提交事务,并且 rowcount 属性的值也会被清零。所以,我们在使用完 rowcount 之后,最好手动关闭自动提交。
conn.autocommit(False)
# 在此执行 SQL 语句和获取 rowcount 属性
conn.commit() # 手动提交
总结
在 Python DB-API 中,rowcount 属性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取 SQL 语句的执行结果,从而更好地操作数据库。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游标位置、SQL 语句类型和自动提交等问题。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准确的数据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