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初中代数中的角度概念,以及初中几何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但这些都局限于特殊的角度,例如 $30^\circ$、$45^\circ$、$60^\circ$ 等。然而,数学中真正重要的角度是任意角度,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探究任意角度的三角函数,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任意角的定义:在坐标系中,将初始边与 $x$ 轴正半轴的夹角称为角度,即 $\theta$(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其中 $\theta$ 的取值范围为 $0 \le \theta \le 2\pi$。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以及它们与角度之间的关系。
1.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任何角度最常用的两个三角函数。它们的定义如下:对于任意角度 $\theta$,它们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分别为:
$$\begin{aligned} \sin \theta &= \frac{y}{r} \\ \cos \theta &= \frac{x}{r} \end{aligned}$$
其中,$x$、$y$ 分别为点 $(x,y)$ 的坐标,$r$ 为原点到点 $(x,y)$ 的距离(即半径)。注意到这些函数都与角度 $\theta$ 有关,因此,不同的角度意味着不同的函数值。接下来,我们将探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以及它们与角度之间的关系。
性质 1:周期性
我们知道在 $xOy$ 平面中当 $x$ 轴上的点 $(1,0)$ 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一周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显然,这对角度 $\theta$ 的取值也是同样的情况:当 $\theta$ 增加 $2\pi$ 时,$\sin \theta$ 和 $\cos \theta$ 的值将回到原来的值。因此,它们都是以 $2\pi$ 为周期的函数。
性质 2:互余性
互余性是指对于任何角度 $\theta$,$\sin\theta$ 与 $\cos(\frac{\pi}{2}-\theta)$ 和 $\cos\theta$ 与 $\sin(\frac{\pi}{2}-\theta)$ 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恒等式来表示:
$$\begin{aligned} \sin \theta &= \cos \left(\frac{\pi}{2} - \theta \right) \\ \cos \theta &= \sin \left(\frac{\pi}{2} - \theta \right) \end{aligned}$$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 $\sin \theta$ 或 $\cos \theta$ 的值,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恒等式来计算其他三角函数的值。
性质 3:正弦函数的奇偶性
正弦函数是一个奇函数,这意味着对于任何角度 $\theta$,都有 $\sin (-\theta) = -\sin \theta$。这可以用以下恒等式来表示:
$$\sin(-\theta)=-\sin\theta$$
因此,正弦函数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与之相反,余弦函数是一个偶函数,意味着对于任何角度 $\theta$ 都有 $\cos (-\theta) = \cos \theta$。这可以用以下恒等式来表示:
$$\cos(-\theta)=\cos\theta$$
因此,余弦函数的图像关于 $x$ 轴对称。
性质 4: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最值
正弦和余弦函数都在 $[-1,1]$ 之间取值。在任意角度的情况下,当 $\theta=0,\frac{\pi}{2},\pi,\frac{3\pi}{2},2\pi$ 等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分别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当 $\theta=0$ 时,$\sin \theta = 0$(这是因为 $\sin \theta$ 定义为对于某个点与 $y$ 轴正半轴的夹角得出的值,而 $0$ 度的对应点垂直于 $y$ 轴),而 $\cos \theta = 1$(这是因为 $0$ 度的对应点在 $x$ 轴正半轴上)。
2. 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
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是另外两个任意角度的三角函数。它们的定义如下:对于任意角度 $\theta$,正切和余切值分别为:
$$\begin{aligned} \tan \theta &= \frac{\sin \theta}{\cos \theta} = \frac{y}{x} \\ \cot \theta &= \frac{\cos \theta}{\sin \theta} = \frac{x}{y} \end{aligned}$$
这些函数是相对于 $\sin \theta$ 和 $\cos \theta$ 定义的,因此它们的值取决于 $\sin \theta$ 和 $\cos \theta$ 的值。
在学习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一些角度上,$\cos \theta$ 的值等于 $0$,这意味着除数为 $0$,所以正切和余切值在这些角度上是未定义的。
- 对于同一个 $\theta$ 值,$\tan \theta$ 和 $\cot \theta$ 的值将分别是 $\frac{1}{\tan\theta}$ 和 $\frac{1}{\cot\theta}$,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
接下来,我们将探究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性质以及与角度之间的关系。
性质 1:周期性
正切和余切函数也是以 $2\pi$ 为周期的函数。这意味着,当 $\theta$ 增加 $2\pi$ 时,它们的值将回到原来的值。
性质 2:奇偶性
正切函数是一个奇函数,意味着对于任何角度 $\theta$,都有 $\tan (-\theta) = -\tan \theta$。这可以用以下恒等式来表示:
$$\tan(-\theta)=-\tan\theta$$
这意味着正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余切函数也是一个奇函数,意味着对于任何角度 $\theta$,都有 $\cot (-\theta) = -\cot \theta$。这可以用以下恒等式来表示:
$$\cot(-\theta)=-\cot\theta$$
这意味着余切函数的图像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性质 3:正切函数的解析式
我们可以通过简化 $\tan\theta$ 的表达式来得出其解析式,例如,
$$\begin{aligned} \tan \theta &= \frac{\sin \theta}{\cos \theta} \\ &= \frac{\frac{y}{r}}{\frac{x}{r}} \\ &= \frac{y}{x} \end{aligned}$$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列解析式来表示 $\tan\theta$:
$$\tan\theta=\frac{\sin\theta}{\cos\theta}=\frac{y}{x}$$
3.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探究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涉及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我们了解到这些函数的定义和解析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这些函数的性质,包括周期性、互余性、奇偶性和最值。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任何角度的三角函数,并为进一步探究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